返回列表
News  ·   News  ·   2025.04.08

“两化”改造南湖竞跑者丨天通精电的“绿色之道”

数字化和绿色化是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两大趋势,也是新质生产力的两大时代特征,作为红船起航地,嘉兴市南湖区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,以实施制造业数字化绿色化“两化”改造为核心,加速推动产业转型升级,助力新型工业化发展。

近年来,以数字化、绿色化为帆,一批南湖区企业通过实施“两化”改造项目实现提速发展,成为全市甚至全省的“模范生”。

南湖发布联合《嘉兴日报·南湖新闻》同步推出《“两化”改造南湖竞跑者》专栏,通过一个个生动案件,挖掘其先进做法,在全区营造制造业企业“两化”改造你追我赶的良好氛围。

生产车间顶部,LED灯发出明亮却不刺眼的光芒;生产设备两侧,废气吸收装置让工人身旁的空气保持时刻新鲜;企业大楼屋顶,整齐排列的光伏板提供着源源不断的电力;公司园区内部,随处可见的环保标语让绿色理念深入人心…… 图片1.png

近日,小布来到天通精电新科技有限公司,一座绿色工厂清晰呈现在眼前。作为一家国家级绿色工厂示范企业,天通精电大力推进数字智能与传统制造深度融合,共制定了29项改造方案,先后投入700多万元,通过智能化、绿色化改造,也为企业带来每年两百多万元的经济效益,大大提升了企业市场竞争力。 

01 数字赋能让工厂更“聪明”

这几天,在天通精电新科技有限公司的智能化生产车间内,一台台设备高速运转,工人们正忙着赶制订单。面对企业生产时间紧、任务重等难题,数字化生产、精细化管理发挥了独特作用,公司日产能力迅速提高,产品品质与企业效益得到同步提升。

图片2.png

“这是我们的IMS车间生产信息化管理系统。”来到生产车间,小布注意到在车间里的一块块电子大屏,通过屏幕上实时跳动的数字,可以随时查看各个车间每台机器的运行情况,实时反馈生产进度、设备运行效率、完成率、出错率等信息,从而实现远程精准调控。

据企业技术负责人巴谋兵介绍,除了智能化软件的应用外,公司还引进了定制化三轴自动灌胶机、缓存桁架机械手、上盖机器人搬运及打螺钉组装等先进制造设备,实现了逆变器自动组装生产线的高效运转。这些设备的引入,不仅提高了产能,更确保了生产过程的高精度和高稳定性。

图片3.png

智能制造为制造业发展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。近年来,天通精电积极推行“机器换人”,探索研究和实施智能制造,导入了IMS电子制造智能管理系统,打造现代化、智能化工厂。据介绍,IMS信息化项目实施后,生产效率显著提升,产品品质得到改善,成本下降10%以上,为构建工业4.0现代化工厂打下了基础。

目前,天通精电正在谋划建设一个用于生产汽车电子类产品的智能化车间,瞄准“让设备开口说话,让机器自主运行,让企业更有效率”目标,不断推进5G、人工智能等新信息技术与生产现场深度融合,减少简单、重复的人工作业,进一步提升生产效率,增强企业产品竞争力。

02 开启高质量“绿色之旅” 

“绿色工厂是一个相对的概念,企业实施一项绿色化改造方案不可能解决所有问题,也不可能彻底发掘出企业的全部潜力。”巴谋兵介绍,早在2008年,企业就开始摒弃传统生产思维,逐步将绿色工厂的概念引入生产之中。 图片4.png

废水直接排入河流、废气未经处理就融入大气、固废不分类造成极大的浪费……为了实现企业绿色可持续发展,天通精电从“三废”处理开启了“绿色之旅”。

治标容易,治本却很难。翻开天通精电制定的绿色工厂建设方案可以看到,29项改造方案涵盖原辅材料使用、新能源替代、设备工艺技术改进、生产过程管理优化、产品绿色设计、废弃物综合利用等各个方面。其中,单单是光伏发电一项,企业就投入了669万元。据测算,目前企业光伏发电量占企业总用电量的16%。 图片5.jpg

通过一次次绿色化改造、一步步绿色化转型,天通精电于2022年成功入选“国家级绿色工厂”。“国字头”荣誉加身的同时,天通精电也开启了更高质量的“绿色之旅”。目前,企业成立了绿色工厂建设办公室,将绿色工厂建设纳入企业的日常工作;设立了绿色工厂建设专项基金,保障持续推进绿色工厂建设方案顺利实施。 图片6.jpg

今年,天通精电还实施了新型储能项目,白天利用光伏发电,支撑企业用电,同时储能系统吸收光伏余裕电力或谷电,在站内用电高峰时向生产一线送电,协助支撑负荷。“持续推进工业绿色低碳发展,构建资源节约、环境友好的绿色生产体系,是每个企业的责任和使命。”天通精电相关负责人表示,公司将始终坚持绿色发展,践行低碳节能、绿色环保的可持续发展理念,为持续推进电子信息行业绿色化高质量发展,作出更大贡献。